有些習慣跟能力還是可以從小就開始培養的
1.在不同場景重複回憶
記憶力會隨著環境的聲音、氣味、溫度等等而受到影響,所以到不同場
z合替孩子反覆練習重要的事,可以有效讓孩子容易記住!
2.營造好玩的動機
孩子的圖像式記憶比大人強烈,可以利用圖像式記憶法,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記住龐大資訊,而且不容易忘記。
3.重複練習
這是老生常談了!時時複習、用各種方法進行練習,記憶點就不容易隨著時間中斷或減弱囉!無論是多聰明的孩子,都需要經過反覆練習,才能讓訊息進入長期記憶區。
目不轉睛是專心?
專注力分成很多種,一般人只了解"選擇性專注力",其實還有像是"交替性專注力"、"集中性專注力"、"持續性專注力"等等,只要求孩子"專心盯著目標"往往無法達到效果,多方位的訓練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專注力。
有時候師長會要求孩子上課要看著老師、盯著黑板,但是孩子可能是在放空;有的孩子看著窗外藍天,耳朵卻可能非常專心在聽老師講課。光看表面去判斷孩子是否專心也是不夠的。
「此只用外觀來判斷孩子是否專心是不合適的,我們必須要讓孩子能夠表達出她在專心甚麼!」阿鎧老師將在一篇專題中,說明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。
不是不好教 而是給太多
近日學制的話題,讓許多家長又開始憂心了起來,
以為替孩子找了明星學校,
孩子就可以比別人有競爭力。
事實上,真正的競爭力是「韌性」,
而不是大人想的那些「學歷」、更不是「智力」,
我不知道讀明星學校的小孩除了贏在起跑點外,
是不是也能夠贏在終點?
但我可以清楚知道,如果沒有韌性,
有再強的能力,遇到挫折不一定能夠堅強爬起來。
那天一場聚會,
朋友夫妻倆正忙著幫國中即將畢業的愛子安排他的下一步,
想讓他進入傳說中厲害的明星學校。
整個聚會裡,孩子幾乎不太說話,僅低頭玩著手機,
我偷偷問了那孩子:
「你喜歡這樣的安排嗎?」
他只默默說了一句:「我還能有其他選擇嗎?」
其實只要這一句話就夠了!
給孩子自由,讓他去尋找自己的興趣和潛力,
失敗了,自然會發現另一條可以走的路;
失敗了,大人再伸出手協助,不要讓孩子習慣被安排。
也不要壓抑孩子的興趣,
沒有人可以永遠有人幫忙做決定,
要讓他學會自己想、自己面對、自己找答案,
這才是對孩子的好啊!
現在的小孩不是不好教,而是大人給孩子太多了!
讓他們不知道什麼是獨立、什麼是努力。
本文作者/SarahYu
轉自FACEBOOK讀書會
0 意見 :
張貼留言